补偿安置方案是对被征收人补偿安置的主要依据配资平台股票,也是土地征收、房屋征收中必须要有的一份文件。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中的规定,相关部门在开展土地现状调查之后,需要结合土地现状调查结果和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相关部门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之后,需要在征收范围内,也就是拟土地征收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需要进行公告,时间不能少于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后,报相关部门审批,在审批之后需要在拟征收范围内张贴补偿安置方案,并征求老百姓意见,时间同样也是不能少于三十日。
也就是说无论是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还是征收国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都是征收方必须要依法发布的一份文件,通过这一份文件,广大被征收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具体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等。如果实践过程中,被征收人没有看见补偿安置方案,或者是征收方拒绝公开补偿安置方案,那么征收方的行为则违反了法律法规,侵害了老百姓的知情权。
那么在看到补偿安置方案之后,怎么才能知道补偿安置方案是合法的呢?下面凯诺拆迁律师就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来简单地为大家浅析一下。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看补偿安置方案中的内容是否全面
审查补偿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最直观的一个方式就是查看补偿安置方案中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从地方发布的补偿安置方案来看,补偿安置方案中必须要包括以下事项:
(1)具体的征收范围。包括征收了哪些土地,涉及哪些村庄,征收面积是多少等等。
(2)征收主体。包括组织实施的主体分别是谁。
(3)具体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一般情况下,在补偿安置方案中会明确具体的补偿方式(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房票安置、宅基地迁建等)、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补助费的标准、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搬迁费、奖励费等的补偿标准等等。
(4)安置人口的确认。一般情况下对于安置人口的确认是以户籍来认定的,并且在户籍所在村集体内有房屋和承包土地。
(5)过渡方式。对于过渡方式,从实践过程中来看,如果被拆迁户放弃安置,选择货币补偿的,一般是要一次性支付12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对于被征收人选择产权置换的,一般是一次支付6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对于被征收人选择现房安置的,一般是待安置房分配后续发4个月的临时安置费,据实结算。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由于每个地方的经济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各项补偿标准也都不一样。具体各项补偿标准是多少,还是要看地方发布的补偿安置方案。
(6)办理补偿登记的事项。一般情况下,补偿安置方案中也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办理补偿登记的时间,包括开始至截目的时间。
(7)反馈意见的渠道。这一项也是要明确在补偿安置方案中的,如果广大老百姓对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那么,可以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是建议。不过从实践过程中来看,有地方公布的补偿安置方案并没有这一项内容,严格来讲,这也算是侵害了被征收人的知情权。
(8)关于组织听证会的事项。比如提出听证会的时间,以及提出听证的方式等等。一般情况下,如果绝大多数被征收人(至少一半以上)对补偿安置方案都有异议的话,是可以申请听证的,相关部门需要组织听证会。
其次就是要看作出主体是否合法
无论是征收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对于作出补偿安置方案都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不是谁想作出就能作出的,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的规定,在拟定好补偿安置方案之后,需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那也就是说,作出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以在看到补偿安置方案之后,广大被征收人可以查看一下落款处的公章是哪个部门的,如果是乡镇人民政府,甚至是村委会等,那么从原则上来说该补偿安置方案则是不合法的。
最后就是要看作出程序是否合法
作出补偿安置方案并非一蹴而就,比如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相关部门在作出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之前,除了要在征收范围内发布土地征收预公告,告知广大被征收人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工作安排,征收目的、征收范围等事项之外,还必须要实地对征收范围内的土地、房屋现状进行调查,确认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苗木、房屋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所以实践过程中,广大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作出补偿安置方案的征收程序,如果在征收前期,并没有看见有相关工作人员实地对地上附着物、房屋等情况进行了解等,那么不仅说明土地现状调查结果很可能不合理,而且其作出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合法的。
总之,凯诺拆迁律师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土地征收、房屋征收关系着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实践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部门作出的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那么建议被征收人一定要在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的30日内以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同时也要马上咨询专业律师,如果有避要,建议应快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下,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锦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